【子痫前症是什么病】子痫前症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怀孕20周以后,常见于初产妇。它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能引发抽搐(子痫)或器官功能损害,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
一、子痫前症的定义与特点
子痫前症(Preeclampsia)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一种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其核心特征包括:
- 高血压:血压持续≥140/90 mmHg;
-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
- 其他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子痫(癫痫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
二、子痫前症的分类
分类 | 定义 | 症状 |
轻度子痫前症 | 血压轻度升高,伴有微量蛋白尿 | 头晕、轻微水肿 |
重度子痫前症 | 血压显著升高,大量蛋白尿,伴随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 严重头痛、视力问题、上腹痛、恶心、肝肾功能异常 |
子痫 | 在子痫前症基础上出现抽搐 | 抽搐、意识丧失、呼吸困难 |
三、子痫前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目前尚无明确病因,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首次怀孕(初产妇);
- 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有类似病史);
- 多胎妊娠(如双胞胎);
- 慢性高血压或糖尿病;
- 肥胖;
- 年龄过小或过大(<18岁或>35岁)。
四、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方式诊断子痫前症:
- 血压监测:多次测量血压是否高于正常范围;
- 尿液检查:检测尿蛋白含量;
- 血液检查:评估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
- 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胎盘功能。
五、治疗与管理
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并尽可能延长妊娠时间以促进胎儿成熟。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降压:如拉贝洛尔、甲基多巴;
- 抗惊厥药物:如硫酸镁用于预防子痫;
- 密切监测:定期产检,评估母体和胎儿状况;
- 提前分娩:在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提前引产或剖宫产。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子痫前症,但以下措施可降低风险:
- 定期产检,早期发现并干预;
- 保持健康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食物;
-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 遵医嘱用药,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孕妇。
七、总结
子痫前症是孕期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表现为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时可发展为子痫。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密切监测是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对于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产前检查,做到早防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