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什么】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简称SAH)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指的是血液意外地流入大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这种出血通常是由脑动脉破裂引起的,常见于脑底动脉瘤破裂或外伤性损伤。
SAH是一种急性神经系统急症,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包括脑组织损伤、颅内压升高、脑血管痉挛等。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一、定义与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英文名称 |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
定义 |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压迫脑组织,影响脑脊液循环 |
病因 | 动脉瘤破裂、外伤、血管畸形、高血压等 |
发病率 | 占所有脑卒中的10%左右 |
常见症状 | 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 |
二、病因与诱因
病因类型 | 具体原因 |
动脉瘤破裂 | 最常见原因,约80%的SAH由动脉瘤引起 |
外伤性出血 | 颅脑外伤导致血管破裂 |
血管畸形 | 如动静脉畸形(AVM)破裂 |
高血压 |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破裂 |
其他 | 如凝血功能障碍、药物使用(如抗凝药)等 |
三、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剧烈头痛 | 突发性、剧烈的“雷击样”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 |
恶心呕吐 | 常伴随头痛出现 |
颈强直 |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
意识障碍 | 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
其他 | 如视力模糊、癫痫发作、发热等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 说明 |
头部CT扫描 | 快速、准确,是首选检查 |
腰椎穿刺 | 若CT未发现出血,可进行脑脊液检查 |
脑血管造影 | 确定出血原因,如动脉瘤或血管畸形 |
MRI/MRA | 对某些病例提供补充信息 |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急性期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预防再出血 |
手术治疗 | 如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 |
药物治疗 | 使用钙通道阻滞剂预防脑血管痉挛,止痛、降颅压等 |
康复治疗 | 出院后进行神经康复训练 |
六、预后与并发症
项目 | 内容 |
预后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否则死亡率高 |
常见并发症 | 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等 |
死亡率 | 未经治疗者可达30%-50%,及时治疗可降至10%-20% |
七、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说明 |
控制高血压 | 长期监测并控制血压水平 |
戒烟限酒 | 减少血管损伤风险 |
定期体检 | 尤其是家族中有脑血管病史者 |
避免过度用力 | 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动脉瘤破裂 |
总结: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突发且危险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由动脉瘤破裂引起。患者常表现为剧烈头痛,需尽快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可以确诊,并根据病因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预防方面应注重控制基础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