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扫描追踪老鼠大脑中的Zika感染
2024-02-12 22:03:02
•
来源:
导读 最近在《分子影像与生物学》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们首次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研究小鼠寨卡病毒感染后的脑部炎...
最近在《分子影像与生物学》杂志上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们首次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研究小鼠寨卡病毒感染后的脑部炎症。该技术的附加好处是允许研究人员研究疾病随时间的进展。
根据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AMRIID)的资深作者Thomas M. Bocan博士说,小动物成像已成为传染病临床前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
他说:“使用动物模型进行传染病研究的传统方法提供了关于疾病进展的有限信息,直到研究结束时研究人员才可以分析这些动物的组织,”他说。“影像学研究使我们能够通过在感染过程中对同一只动物进行纵向研究来收集增强的信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寨卡病毒最初于1947年在乌干达的猴子中发现,1952年发现了第一例人类病例。该病于2015年5月开始在整个美洲蔓延,引起了国际关注。尽管病毒主要是通过被蚊子叮咬传播给人们的,但也可能通过性传播。怀孕期间寨卡病毒感染与先天性脑畸形(包括小头畸形)有关,寨卡病毒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诱因。
继续研究以调查寨卡病毒与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需要对引起严重疾病的致病机制有更好的了解。PET是一种高度敏感的分子成像技术,可用于可视化活体动物模型中的各种生物过程。因此,USAMRIID小组着手使用称为[18F] DPA-714的探针来检测和定量寨卡病毒感染小鼠的神经炎症,以评估PET成像的能力和敏感性。下排:图像显示了寨卡病毒感染后第3、6和10天的代表性PET / CT小鼠大脑图像。红色区域表示神经发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